2024年5月3日星期五

56年來的首次校園逮捕,引爆了美國大學的反以浪潮

帳篷營地

2024年4月17日凌晨4點,大約有50頂帳篷出現在位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對面的草坪上。

主辦單位張貼的告示上寫著「加薩團結營地」(Gaza Solidarity Encampment)。主要發起者是一個叫CUAD(Columbia Universities Apartheid Divest)的學生聯盟,聯盟呼籲校方從與以色列軍事行動相關聯的事業中撤資。

5小時後,校長內馬特·沙菲克(Nemat Shafik)出席了華盛頓的一場聽證會,接受國會調查精英高校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委員會的質疑。

聽證會上,作為哥倫比亞大學正在嚴厲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的證據,校方提交了數千頁資料。其中有文件顯示,哥倫比亞大學已經對超過15名涉及反猶太的學生作出了停職處理,並對5名教職工作出免職處理。沙菲克向委員會保證,如果哥倫比亞大學的師生有「反猶太主義」言行,將會被學校開除。

聽證會結束的第二天即4月18日中午,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收到了學校的郵件。沙菲克在郵件中稱,出於安全考慮,她作出了「一個她希望永不必要、卻不得不做出的決定」——授權紐約市警察局清除校園草坪上的帳篷營地。

在大約半小時的時間裡,紐約警察將帳篷拆卸並扔在一旁,營地裡的學生被銬上手銬帶走。周圍,「放他們離開」(let them go)、「真丟臉」(shame on you)的喊聲連綿不絕。圍觀的人很多,連草坪旁的樓上,每個窗口都站滿了人。

下午兩、三點,花花綠綠的帳篷和營地裡的學生都已不見蹤影。人們手牽手圍了好幾圈,環繞這片空蕩蕩的草坪,一邊走,一邊喊口號。

BBC報道,共有108人在抗議現場被逮捕。學生報紙《哥倫比亞觀察者》(Columbia Spectator)報道稱,這次行動標誌著自1968年反對越戰的校園抗議事件以來,美國警察首次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實施大規模逮捕。

2024年4月29日,在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示威者在「加薩團結營地」進行抗議(圖:視覺中國

很快,有人開始在旁邊的另一塊草坪紮營。因為害怕帳篷再被拆走,起初草坪上只鋪了防水布。哥大中國留學生康欣注意到,帳篷在隨後幾天又多起來,而且比之前「多了幾倍」。

草坪入口處的牌子上寫著營地規則,還有牌子明確寫上了學生訴求:"我們會留在這裡,直到哥倫比亞大學同意我們的要求",包括撤出所有從以色列種族隔離、種族滅絕和占領巴勒斯坦中獲利的公司的資金,含捐贈部分;公開投資關係,完全對外透明;赦免所有在聲援巴勒斯坦的抗議中被處罰或解僱的學生和教師。

「像一個社區,」康欣形容紐約警察入校事件後新設的營地。營地有製作宣傳海報的繪畫角落,以及存放藥物的緊急醫療帳篷。有教授搭起小黑板,坐在椅子上講巴勒斯坦的歷史。宗教社群照常在做禱告,夜晚還有電影放映。

此時,除了平和、秩序井然的哥大校內營地,在耶魯大學紐約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加州大學等多所大學內,聲援巴勒斯坦抗議者的帳篷營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在耶魯大學,抗議從4月19日持續到4月22日。在22日晚上8點,校警逮捕了在校園內搭建營地的60名示威者,其中47名是該校學生。

4月22日,紐約大學的學生在商學院前面的廣場搭起了帳篷營地,抗議者敦促學校「停止對以色列在加薩罪行的支持」。傍晚,紐約大學請出紐約市警,逮捕了營地內包括學生和教職員在內的120多名抗議者。

4月24日,南加州大學波士頓艾默生學院各有一百名左右的抗議者被逮捕。 4月25日,喬治華盛頓大學也出現了由20頂帳篷組成的營地。

2024年4月24日,在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示威者與警察發生衝突(圖:新華社

"反猶太主義"

當地時間4月22日,週一凌晨,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留學生楊亦看到了來自校長沙菲克的新郵件,通知大家當天所有課程改為線上。 「非常奇怪,有種很突然、措手不及的感覺,」楊亦說。

校長沙菲克在郵件中稱,此舉是「為了緩和敵意,並給所有人考慮下一步的機會」。同時,她特別提及,「在過去幾天,校園裡發生了太多恐嚇和騷擾行為。反猶太主義言論,像其他傷害和恐嚇性言論一樣,是不可接受的,我們將採取適當的行動。 」

此前一天,一名拉比猶太教教士)向哥大300名猶太學生髮出短信:"我強烈建議你們盡快回家,並留在家中,直到校園內和附近的狀況有明顯改善。"

外界不斷將矛頭指向哥倫比亞大學內部的「反猶太主義」。 4月21日至22日,多位共和黨議員譴責哥倫比亞大學的抗議示威活動。 22日,拜登總統也在公開演說中指責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示威行徑是「反猶太主義、無良心、混亂的」。白宮的另一份聲明則指出哥大校內有針對猶太學生和猶太社區的人身恐嚇。

"混淆概念,"康欣說,"反對以色列和反對猶太人是兩個概念,國會給學生扣帽子,把所有批評以色列、抨擊以色列屠殺平民的行為都定義為反猶太主義。"

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隊伍中一直有猶太同學,這也是康欣感到「反猶太主義」罪名不成立的理由。猶太和平之聲(Jewish voice for peace)是哥大校園中最具代表性的支持巴勒斯坦的猶太學生社團。康欣記得,該社團有一個口號叫"勿以我之名(not in my name)",意思是"不支持打著猶太人旗號的以色列政權屠殺巴勒斯坦人"。

2024年4月26日,紐約大學,警察在抗議現場執勤(圖:新華社)

幾位在哥大的中國留學生向《南方人物周刊》證實,沒有目擊或聽聞過校內猶太學生受到實質的暴力攻擊。

不過,言語的傷害仍然存在。康欣在抗議現場聽過人身攻擊性質的言論,「大家都在喊自己的口號,可能有的學生就會開始人身攻擊。」校外的聲音則可能更具暴力意味,康欣曾聽見有抗議者說「我們都是哈馬斯」。

哥大生物學博士生澤維爾·韋斯特加德(Xavier Westergaard)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也表示,部分學生的口號似乎針對了整個猶太族群,猶太學生們的心情「非常糟糕」。

在校園外,關於反以色列聲浪令猶太學生感到「不安全」的指控廣為流傳。紐約州共和黨人埃莉斯(Elise Stefanik)警告,校園內的活動已經造成了「對猶太學生和教師來說不安全的環境」。

但這種說法也被質疑了。在BBC的報道中,一名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的猶太裔大三學生索菲·阿斯卡納塞(Soph Askanase)稱:"不舒服和不安全是兩回事……我同情那些對某些言論感到不舒服的人。

「不必要」的逮捕

哥大校園內,有關學生抗議早在2023年10月巴以衝突打響時已經開始。

三年前楊亦來到哥倫比亞大學,在她的印像中,不同主題的抗議活動一直在舉行,"已經是哥大的傳統藝能了。"

這所長於文理的常青藤名校,新聞、社科類是其強勢學科。 2021年哥倫比亞大學也有過一次長時間的抗議,教職員罷工要求加薪。楊亦記得,當時因為抗議者堵住了校門,學生無法入校,那個學期的期末考核也改到線上——後來看到校內圍繞巴以衝突展開的抗議活動,她覺得狀況甚至比教職員罷工抗議時的情形更好。

在2023年10月12日康欣經歷的一場校內抗議中,在圖書館前的兩塊草坪上,一邊是支持以色列的學生正在為被殺害的以色列人集體哀悼,另一邊則是支持巴勒斯坦的陣營,兩邊的學生們喊著抗議口號,但沒有直接的衝突——連喊口號的方向「都是面朝另一邊的」。

零散的抗議活動一直持續,康欣注意到口號的逐漸改變。

起初,抗議口號和標語如「停止轟炸加薩(stop bombing Gaza)」、「解放巴勒斯坦(free Palestine)」著重反戰。

隨著戰事愈加殘酷,新的口號瞄準了校方和以色列關聯的資金去向,「公開,撤資,否則我們不會退讓(disclose, divest, we will not stop we will not rest)」。在哥大校內,幾個學院的學生會也以投票表決的形式通過了呼籲校方撤資、財政透明的決議。

面對熱切奔走的學生,哥大校方一面保持沉默,一面對部分涉事學生及教師作出停學、停職處理。

2023年10月,校長沙菲克剛上任。這位新任校長的危機感或許來自於不久後(12月5日)哈佛麻省理工學院賓州大學校長出席的一場眾議院教育委員會聽證會。會上,面對咄咄逼人的議員「何時拿出開除(反猶太)學生的安排」的質問,三位校長謹慎表示尊重學生權利,不會因個人政治觀點或言論對其進行處理。

一週後,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譴責這三所高校的校長就處理校內反猶太主義抬頭問題所作的證詞。此外,企業高層紛紛表達對學生抗議活動的不滿,哈佛大學資助者比爾·阿克曼和其他幾位商界高層向哈佛大學施壓,要求公佈反猶太學生姓名。賓州大學校長、哈佛大學校長先後被迫宣布辭職。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為準備2024年4月17日的聽證會,哥倫比亞大學招募了由律師、政治老手和反猶太主義專家組成的團隊。熟悉沙菲克準備工作的人說,她決心「不重蹈常春藤盟校同僚的覆轍」。

順利捱過聽證會的沙菲克在隔天請求紐約市警察入校清除抗議學生的營地,在給紐約市警察局副局長伯格的信中,她寫道:「我已確信,營地及其相關幹擾對大學的運作構成了明顯且實際的威脅。

警察入校逮捕學生引起的震動是空前的。

哥倫比亞法學院講師巴薩姆·卡瓦賈(Bassam Khawaj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對校長的舉措感到相當震驚,且逮捕行動"似乎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一次非暴力抗議,"一群學生在校園中央的草坪上露營,這和校園裡的日常生活沒有什麼不同。"

4月22日中午,康欣看到圖書館階梯上的女神像旁站著一大群教授,他們身著博士服,為被捕的學生抗議。這天,哥大一百餘名教授發表公開信,譴責校長召喚紐約市警鎮壓學生。

2024年4月29日,在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持續在「加薩團結營」抗議,教職員也加入反戰示威保護學生(圖:視覺中國)

僵局持續

4月23日,沙菲克寄電子郵件表示校方正與學生代表談判,隔天0點為最終截止時間。如果談判失敗,學校會再次採取行動清理草坪上的營地,為籌備畢業典禮騰出空間。

肖書文在當晚23點到達帳篷營地,此時一群學生轉移到了新聞學院前的草坪,剩下的學生則堅持繼續留在原地。營隊裡的學生們在開會,商討如何應對。肖書文能感受到,這群年輕人"有害怕,也有緊張",一位學生告訴她,"我們已經做好了被抓捕的準備。"

24日0點,想像中的警察逮捕行動並未來臨。凌晨4點,校長的電子郵件回應,將談判時間再延遲48小時。

在紐約大學中國留學生葉凝印像中,「警惕反猶」一直作為美國主流價值在教育中傳遞。例如特別強調二戰時期猶太人受到的迫害,"我們不要歧視猶太人",紐約大學還專門設有反猶太主義研究中心。

在這次事件中,康欣體會到一種美國年輕人與年長當權者的割裂。儘管在校園裡,支持巴勒斯坦與支持以色列的抗議隊伍的規模越來越懸殊,在學生群體以及非官方的場合中,"這(支持巴勒斯坦)是比較'政治正確'的",然而外界"會把這件事情聯繫到你們都是反猶太主義上」。

「反猶太主義」的字眼,作為被譴責的行徑頻繁出現在學校的郵件中, FOX一類的右派媒體則把抗議的學生稱作「恐怖分子」。

學生們的活動也刺痛了親以色列的財團。此前,哈佛大學爆出卡車「開盒」事件,車上裝載的大螢幕公佈了參加反以遊行學生的身份資訊。

在哥倫比亞大學,談判僵持不下。 48小時的延時到期後,4月25日深夜,新一封郵件出現在學生的信箱裡,告知大家談判仍在進行中。在學生談判代表的記者會上,康欣聽到的最新進展是,學校稱將把撤資提議遞交給相關部門,但沒有對結果作保證,也沒有明確反饋期限。

同一天,南加州大學繼取消支持巴勒斯坦學生的畢業演說後,再次宣布取消今年的畢業典禮。

加薩團結營地所在的草坪旁擺了長長一排白色的石板磚塊。這些磚塊本是為佈置畢業典禮準備,而作為典禮主場地的草坪如今已被帳篷佔據。

此時,距離原定於5月15日舉行的畢業典禮還剩下不到20天。康欣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她的碩士畢業典禮。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實習記者陳詩雨記者楊楠

責編李屾淼



美股股指期貨走高

Skyloft Van房車-50萬美元的賓士改裝露營工具

(圖表·漫畫)節令之美|立夏

人民日報社論: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零五週年

離譜!搭載嫦娥六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印度網友卻破了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太離譜了!留學生在中國課堂展示南沙群島是「越南」領土!

最近,一名留學生在中國的課堂上展示了一張地圖,聲稱 南沙群島 是 越南 的領土。 事件在網路媒體上引起了不少評論,網友紛紛表達憤怒和不滿。 起因是該留學生在課堂展示過程中,將南沙群島和 西沙群島 標註為越南領土。 該行為立即引發了在場學生和教師的強烈反應,並迅速傳到網路上,引...